论文关键词:自由冲突 历险成熟
论文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名著,讲述了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乘木筏子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历险经历。本文通过哈克的胃险经历分析了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作为马克·吐温最伟大的杰作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深深感动了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众所周知,《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都是儿童读物,但后者却引起了成年人的极大关注,甚至连海明威都说:“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这么好的。”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以第一人称出现,我们从该小说的开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哈克作为叙述者作了自我介绍:“你们并不完全了解我”,并向读者讲述了他自己的历险故事,这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所采用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截然不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和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他在旅途中乘着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铭刻在读者的心中。通过哈克对冒险故事的叙述,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成长和他从天真无邪到成熟的思想变化,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了内战前的美国社会的状况。下面笔者拟通过哈克的冒险经历分析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一、追求自由的天性
哈克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前的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当时有许多移民定居于此地。在密西西比河岸边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十三岁的男孩哈克出身于一个贫穷家庭,母亲去世,又被醉汉父亲所遗弃。他是在无人教养、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的。哈克从小没有受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肮脏,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语言粗鲁。他整天东游西逛,对长辈的说教不屑一顾,总是渴望跑到无人管束的地方去,总是想摆脱文明社会的束缚。哈克这种天生就对“文明礼教”的强烈逆反心理在小说第一章中就已表露出来了。寡妇道格拉斯,一个高尚而心地善良的女人,收养了哈克,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于是哈克不得不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规矩:必须穿新衣服;只有在吃饭铃响后才能就餐;不许吸烟;必须上学。对功课的厌恶使哈克说出了“下地狱似乎更快乐”的话。稚气的童言让读者心里一乐却又不禁一酸,为了追求自由逃避“文明的教化”,哈克宁愿选择“下地狱”。这种所谓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束缚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压制了他自由的天性。醉汉父亲再次出现,他残地毒打哈克,把他锁在小木屋中,没有任何自由。哈克为了摆脱父亲的残暴和传统教育的枷锁,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决心逃跑。哈克以他的聪明才智逃离了文明礼教的束缚和父亲的虐待。
二、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意识间的冲突
在杰克逊岛上,他意外地碰到了吉姆—一个从沃森小姐家逃跑的奴隶。当吉姆要求哈克保守秘密时,哈克马上就面临着选择:是保守秘密还是向镇上告发?社会、家庭的种族偏见使他难以抉择,但哈克的这种偏见比起成人来说要少得多,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帮助吉姆,孩子善良的本性占胜了畸形的意识。在第十六章中,哈克的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心态间的冲突显得更加明显:是否应该把吉姆送回到沃森小姐家?他决定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当他想起他们共同逃亡的经历,想起他们在患难中结下的友谊,他感到“左右为难”。最后他“琢磨了一会儿,好像连气也不敢出似的”,随后才对自己说:“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就一下子把信撕了,哈克作出了违背传统道德的决定。在沿河而下的旅途中,他和吉姆的关系从旅伴到尊敬的朋友再到最亲的亲人,哈克在想起吉姆是如何保护和照顾他时决定解救吉姆,情愿献出他的灵魂以换取吉姆的自由,这足以证明他个人思想的极大成熟。哈克善良的本性再一次占胜了畸形的意识。
三、哈克道德思想的转变和成熟
首先,在第二十三章里,当吉姆谈论他的家庭时,哈克“很惊奇地发现吉姆几乎和白人一样为其家庭担优”。吉姆和女儿伊丽莎白的动人故事让哈克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情被拆散的奴隶家庭。他感到同他的白人父亲相比,吉姆的这个黑人爸爸倒更关心他的孩子们。当时的社会,黑奴处处受歧视,像畜生一样被白人自由买卖,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所有的白人都是好的,而黑奴是“邪恶”和“愚蠢”的象征。因此,在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爱,没有仁慈,没有友情。吉姆家庭所表现出的超越白人的父爱让他对这一传统的道德教化产生了质疑。其次,哈克在他的历险当中逐渐认清了:“白人都是些极其卑鄙的家伙。”当“公爵”和“国王”,面对三个无父无母的姐妹想冒充她们的叔叔并窃取遗产时,哈克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称他们是“人类的羞耻”。他决定偷走遗产并还给那三个姑娘,哈克的这一行为标志其思想成熟的开始。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渐渐地对哈克有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了解。当他坚信黑人与白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时,他就从一个缺乏判断力的小男孩成长为对生活理想有着承诺的男子汉。哈克已不满足于旁观,而是勇敢地用行动表明他的态度,证明他思想上的成熟。
在小说的结尾,一切似乎都得到解决:吉姆被解救了;萨利姑姑也已答应要收养哈克。但是哈克经过这次历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勇敢地选择到西部去。在小说的开头.哈克是一个贫穷、单纯没受过任何教育的小男孩,到了小说的结尾,哈克已是一个富有的、足智多谋的年轻人。他敢与权威性的道德传统抗争,敢为所关心的那些人冒生命危险,他在这一生命历程中茁壮成长。
四、结语
通过哈克吉姆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历险,我们认识到哈克是怎样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怎样改变对吉姆的态度和怎样同“文明社会”彻底决裂的。哈克代表了当时那些积极向上的美国人。哈克的人生历程反映了美国人渴望从欧洲“文明”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想拥有他们真实风格的生活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哈克帮助吉姆逃跑的主题代表了马克·吐温的思想,即黑人应该同白人同样享有相同的民主、自由和权利。哈克的成长和成熟是美国人民的成长和成熟.哈克是同他的国家一道成长的。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英美文学 > >
试析哈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成长历程
来源::未知 | 作者:中国足球彩票网_足球五大联赛直播-官网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论析乔治·爱略特的人文宗教思想
- 下一篇:浅析文学创作中的“移情”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英美文学] 新视角下的托马斯.哈代研
- [英美文学] 基于人文主义论莎士比亚的
- [英美文学] 浅析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
- [英美文学] 论当代西方戏剧中的“在场
- [英美文学] 论哈罗德·布鲁姆的宗教批
- [英美文学] 在《双城记》中表现的浪漫
- [英美文学] 试析探析《教父》中教父的
- [英美文学] 文学认知:具体语境与规约
- [英美文学] 由《网下》主人公的成长历
- [英美文学] 浅谈透视《圣经》剖析欣赏
- [英美文学] 自卑情结——论析霍桑创作
- [英美文学] 试析《艰难时世》的基督教
- [英美文学] 《红字》---对清教主义的
- [英美文学] 浅谈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创
- [英美文学] 《雾都孤儿》情节的巧合
- [英美文学] 《摩罗博士的岛》中的道德